【核心提示】
在常宁,“提前”完成一件事,已经成为常态。
市民刘女士仅用两个多小时就成功办结“开办营业执照一件事”,并立即拿到餐饮经营许可证;衡阳承泰化工有限公司遇到资金瓶颈,相关部门主动帮其对接财政、银行等部门,不到一周时间,295万元创业贷款就发放到账。
从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证照办理事宜,到企业感受最直接的融资难题,常宁的效率正在显著提升。
改变背后,是常宁全市上下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。
常宁市水口山铜铅锌产业基地全景。钱辉 摄
今年,常宁市委、市政府向全市上下发出号召,要锚定“三高四新”美好蓝图,践行“制造立市、文旅兴城”,大力实施“产业赋能、生态引领、全域融合”战略,奋力迈进全省经济“十强”,全面建设现代化山水田园新常宁。
而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基础,是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。“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、水和空气,须臾不可缺少。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,就在于千方百计助企降本增效。”常宁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。
今年下半年以来,常宁市创新推出首位确认制、“三级兜底制”,开设“兜底窗口”等,不断提速升级政务服务,让企业将雷速体育,雷速直播的精力投用在生产和经营之中,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【一线调研】
比标准更快!“首位确认制”推动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减少50%以上
这是一次让人感到惊喜的高效审批体验。
仅用半天时间就为企业办好建筑施工许可证。“以前办建筑施工许可证至少要半个月,我还担心要反复递交资料,多跑好几次。但在‘首位确认制’下,工作人员一次性告知资料清单,提供‘帮代办’服务,仅用半天就拿到了许可证。”秦先生说。
湖南仓茂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正满负荷生产。曹莉媛 摄
秦先生说的“首位确认制”是今年7月初常宁创新推出的政务服务模式,通过确认事项的办理窗口、办理材料、办理时间等,明确首位责任人的职责,清晰明了地让办事群众和企业知道如何办事、找谁办事、什么时候事情能办好,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的快速响应、高效办理,实现政务服务事项“一窗受理、一次办好”。
“首位确认制”自启动运行以来,已完成三批次32项高频服务事项实行首位确认,截至11月底,首位确认共办理事项15901件。
如今,在常宁,越来越多的办事群众和企业感受到办事过程中的“简、快、优”。
行简政之道、革烦苛之弊、开便利之门。
今年下半年以来,常宁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发展的“先手棋”,不断深化改革,全面打造营商环境“升级版”。
一个“简”字,背后是事权下放的“繁”。
常宁市全面开展流程再造工程,建立标准化办事流程,极大缩减项目落地时间,降低企业审批成本。出台“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方案”“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工作方案”“涉企诉求闭环工作实施方案”等优化营商环境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机制,对全市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起底式梳理,推动政务服务事项“应进必进”。
目前,已梳理出2983项政务服务事项,完成2582项事项的流程标准化再造工作,平均实现审批环节减少20%,申报材料减少30%。
“不仅要缩减不必要的审批环节,提高审批事项的完成时效,还要比法定时限规定的标准更快!”常宁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,通过流程优化再造,已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审批时限较法定时限减少50%以上。
一个“快”字,背后是服务意识提升的“果”。
“首位确认制”增强工作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。开设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专区,通过综窗融合、灵活受理和集中办理等方式,实现多窗口审批“多个事项”转变为服务企业群众“一件事”全流程办理,使各企业和基层群众办事更便利。
截至11月底,常宁市第一批17个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已产生40061件办件量,实现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网上办、掌上办、一网通办;全市各项政务服务事项办件量65万余件,好评率达99.99%。
一个“优”字,背后是努力让群众满意的“诚”。
常宁市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以“一张笑脸、一声问候、一片热情、一心服务”理念为引领,全面开展“微笑在脸 服务在心”主题活动,把“微笑服务”渗透到日常工作和为民办事的每一个环节,让政务服务更温馨、更便捷。
开设“民政、医保、税务、不动产登记、企业开办、工程投资报建、社会事务”等7大专区,开辟老残孕等特殊群体“绿色通道”,设置帮代办窗口、“潮汐窗口”,高峰期打开实现“即来即办”,提供现金兜底服务,实现群众办事“一刻不等”。
专啃“硬骨头”!兜底制把“办不成的事”变成“办得了的事”
在常宁市政务服务中心大厅,“兜底窗口”格外醒目。
常宁市数据局主要负责人介绍,“政策变动没人管、职能交叉不好管、边界不清不想管”……这样的“三不管”难题,往往是企业为之头疼的“疑难杂症”。今年7月起,常宁市在全省率先创新设立了“兜底窗口”和“三级兜底制”工作机制,实现从“各管一摊”到“同挑一担”,将“办不成的事”变为“办得了的事”。
常宁市政务服务大厅一件事一次办。 钱辉 摄
在常宁市政务服务中心专门开设“兜底窗口”,形成“受理、办理、反馈、回访”的闭环工作机制,为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的“疑难杂症”提供兜底服务。该市每月对群众的诉求进行梳理研判、分类整理、细化措施,并跟踪后续处理情况,真正做到群众诉求“事事有受理、件件有回应、结果有回访”。对于企业和群众反映的一般性问题,通过陪同办理、帮办代办等服务方式当场解决;对于群众反映的堵点问题,则通过分析研判协调处理。对“兜底窗口”交办的事项实行清单管理,采用每日巡查、定期抽查、专项检查、回访等手段明察暗访,同时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,力求做到反映事项100%响应、可办事项100%办结、办结事项100%满意。
如果“兜底窗口”仍然办不成,办事企业和群众还能找谁办?
“我们还制定了属地兜底办(市级领导专班兜底办)-市级兜底办-联席办的‘三级兜底制’,明确办理流程,实现涉企诉求闭环处理。”常宁市政府办主要负责人说。
“三级兜底制”即非重点企业(项目)诉求由属地乡镇(街道)、园区兜底办理,重点企业(项目)诉求由市级领导专班兜底办理;对无法解决的三跨问题由市级兜底办(市委深改办)办理;对市级兜底办无法解决的问题,最后由市委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召开联席会议研判解决,实现涉企诉求三级办理。
“兜”强的是企业发展信心,“兜”快的是部门办事效率,“兜”实的是干部担当作风,“兜”优的是当地营商环境。“兜底窗口”和“三级兜底制”破除的不仅仅是阻碍企业办事的“玻璃门”“旋转门”等隐性壁垒,也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助推器。
截至目前,常宁市已累计受理56件需兜底办理的事项,49件已解决,7件正在协调落实。
企业有事马上办!工作专班包办“围墙外的事”助企原地倍增
推动企业在各自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、掌握“独门绝技”,离不开地方党委、政府的引导和扶持。
“政府的项目服务专班想在企业前、做在企业前。一听说公司有二期建设计划,立马就派来专人和我们对接,提前告知我们需要提交哪些资料、办理哪些手续。”湖南金翼有色金属综合回收有限公司二期项目部部长刘文平说。
湖南金翼公司位于常宁水口山经济开发区,是省内最大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综合回收循环利用型企业,企业营业收入稳定在16亿元以上。去年,该公司计划引进先进工艺技术,推进再生铅改扩建项目。项目投产后,预计年均营业收入超33亿元,实现原地倍增。
以办理规划许可证为例,刘文平介绍,以前公司要派人去找园区、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负责人签字审批,至少需要一两个月,规划许可证才办的下来。现在只要把资料提交齐全,工作专班会帮忙对接相关部门,半个月就办好了证。
营商环境好不好,企业最有发言权。
切割、掰边、磨边……12月6日,湖南仓茂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机器轰鸣,正满负荷生产。
“常宁相关领导和各部门对我们公司提供像‘娘家人’一样的贴心服务。因企业发展,想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来生产,联点市领导、工作专班多方协调帮我们争取光伏发电指标。预计光伏发电项目最近就能批准立项。”公司总经理熊宏军说。光伏发电项目建成后,预计企业一年能节省电费200万元,并扩大欧美区域销售板块,减免关税10%-15%。明年,公司还将扩大厂房,预计产值将达1.5亿元,实现原地倍增。
常宁市采取“一个项目、一套班子、一名领导、一名专人、一抓到底”的项目服务机制,主动对接企业,全力包办“围墙外的事”,确保项目洽谈、签约、开工、竣工等环节顺畅进行。
同时,推行容缺机制工程,打破原来“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再受理”的传统模式,通过先“承诺”、后“容缺”,避免了因“资料不齐不受理,补齐材料再受理”而造成办事群众多跑腿、来回跑、耗时长等问题,大大缩短了整体审批时限,提升行政效率,为企业开辟了一条办证绿色通道。
“服务围着企业转,企业有事马上办”。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、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如今已成为常宁人的一种理念、一种共识。
(原载于12月26日《湖南日报》第5版)服务“提速升级” 企业“降本增效”-----湖南日报数字报刊
(何晓钦 成俊峰 郭华 谢先冬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